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1-28 11:25:08
01
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非在愁中即在病中”
这句话似乎道出了人的常态。愁苦之事,人人避之不谈,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它的存在。
回顾一年的匆匆过往,行走于雨露风霜,穿梭于春夏秋冬,每一桩事最终都会归于愁苦之中。
很多时候痛彻心扉的感悟都是在病中琢磨出来的,因为那时似乎一切身外之物都不重要了,所以才会重新审视人生。一旦病愈,又会逐渐回到愁苦当中继续生活。
既然这是常态,我们就要学会正视它,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使自己不再承受额外的恐惧与焦虑。
02
“在不乏痛苦的人生面前,如果我们就此放弃希望、垂头丧气,那未免太愚蠢。”
所谓的痛苦,可能就是我们遇到困境时,产生的一种无助感。如果发现自己被无助感侵蚀,而顺势软弱下去,放弃希望,无疑是将自己推进黑暗的深渊。
作家王小波说“人的一切痛苦,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”我们应该挣扎,但不是仅仅抱怨自己的无能为力。
试着学会反其道而行。将痛苦的压力转换为前行的动力,重新振作起来,寻找新的希望,做一个聪明的人。
03
“生老病死、悲欢离合,幸福的、悲惨的、成功的、潦倒的,人生的种种经历,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。”
谈及“觉悟”二字,似乎感觉有点深奥,可以浅显的理解为觉醒与领悟。
面对生活的种种变故,及时觉醒感知然后领悟其中的道理。得意时,不妄自尊大;失意时,不妄自菲薄。
正如《岳阳楼记》中所说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虽然这样的状态,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,但至少应该建立这种意识。
人生数十载,请不要纠结该何时觉悟。花信年华不早,耄耋之年不晚。人生不易,积极面对,感悟生活,觉悟人生。